6月27日,智能控制學院邀請常州市武進人民醫(yī)院感染科主任醫(yī)師黃建偉開展“以生命的名義:在奉獻中錨定青春的價值”為主題的宣講活動,為青年學子深入解析“三獻”(獻血、捐獻干細胞、捐贈遺體)的精神內(nèi)涵與生命意義。
黃建偉主任結(jié)合切身經(jīng)歷,闡述了“三獻”行為背后的精神價值。他從醫(yī)學角度指出,血液在 72 小時內(nèi)可成為“生命燃料”,器官捐獻能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(xù)。從哲學層面,他以“熱血大叔”汪炎平、“修燈爺爺”錢玉田為例,說明善行能錨定生命意義。同時,他提出設立 VR 獻血模擬實驗室、將“三獻”納入實踐學分等倡議,鼓勵青年從關(guān)注捐獻公眾號、預約校內(nèi)獻血等小事做起,匯聚個人力量。
現(xiàn)場氣氛熱烈,同學們?nèi)陶J真聆聽,積極提問。黃建偉為大家答疑解惑,希望大家在他人的生命中留下希望印記,激勵青年學子積極踐行“三獻”精神,用青春奉獻社會。一位同學感慨道:“以前我對‘三獻’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,覺得那離自己很遙遠。今天我才明白,獻血、捐干細胞、捐遺體這些事,其實離我們并不遠。黃主任的話讓我意識到,哪怕我只是去獻一次血,也可能成為別人生命的希望?!保▽徍耍郝辂惥辍⒗罘f、楊曌)